鹿泉區黃壁莊鎮田村在大力發展多肉經濟中
從最初的單一種植模式發展到
現在集育苗、種植、銷售為一體的
特色農產品產業鏈
拓寬了鄉村振興之路
帶動當地更多的群眾實現增收致富
早春時節,空氣中仍透著陣陣寒意,而在鹿泉區黃壁莊鎮田村的千匯多肉溫室大棚中卻是春意盎然,翠綠的、粉嫩的、鵝黃的上百個品種多肉植物形態各異,煞是好看,它們被排列得整整齊齊,等待銷售。千匯多肉基地負責人張志遠不時觀察著它們的長勢,精心管護。
張志遠大學畢業后做銷售工作,跟著他一位種植多肉的朋友做兼職,有天晚上他們收到一個很大的銷售單子,他感覺種植多肉很有前景,就有了專職種植和銷售多肉的想法。
從2016年開始,張志遠陸續投資建設了五座多肉種植大棚。萬事開頭難,銷售多肉和種植多肉完全不同,他遇到了不少麻煩。
張志遠剛開始種植多肉的時候,由于經驗不足,很多花兒的品相不好,而且由于溫度和水分沒有控制好,有一部分植株沒有成活,賠了很多錢。
張志遠并沒有因此放棄,他開始到全國各地學習,掌握了不少種植技術和經營方法。他帶著營銷的思路種多肉,引進了水晶玫瑰、桃花源、吸財樹、玉墜、火祭等市場銷量大而又好養活的多肉品種,一下子打開了市場。
千匯多肉基地負責人 張志遠
經過多年發展,基地多肉種植品種越來越多,產量越來越高。通過批發零售和電商平臺,張志遠的多肉產品被銷往全國各個省份,如今小小多肉已經變成了年產值近五十萬元的大產業,帶動了周邊幾十名村民就業。
村民 趙梅平
張志遠沒有滿足于現狀
他開始想方設法增加多肉的附加值
將幾種不同的多肉進行優化組合
搭配銷售
利潤實現了成倍增加
同時,他也開始面向種植大戶
做多肉育苗產品
張志遠介紹,育苗棚全部種植多肉時約有50萬株。以前,多肉種植只是單獨追求產量,一直在擴產,現在除了注重產量之外還注重質量,不斷增加高品質品種。今后,還將不斷完善從育種、種植到銷售的全產業鏈,同時,還將擴大多肉種植規模,帶動更多的村民就業、創業。
來源:冀云鹿泉
編輯:梁堃
責編:周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