掃碼瀏覽“元氏縣:山水古郡、產業新城、幸福元氏 奮力開創新局面”海報集
聚焦經濟發展、縣城建設、鄉村振興等“十個高質量”
元氏縣:“一城三環六區”匯聚發展動能
龍河新區遠景。元氏縣委宣傳部供圖
近日,總投資10億元的河北中益鑫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年產1500臺新能源環衛車項目落戶元氏縣新興產業園區。在項目開工儀式上,公司董事長陳士杰的3個“看中”道出元氏的發展優勢:“我們最看中這里的區位優勢,最看中這里的產業布局,最看中這里的營商環境!”
立足緊鄰主城區的區位優勢,元氏縣委、縣政府解放思想、創新突破,圍繞全面提升城市承載力,科學制定了“一城三環六區”城鄉發展布局,以建設產業振興路、農業振興路和旅游振興路3條環線道路打破交通瓶頸,推動龍河新區、槐河片區、蟠龍湖片區等六大片區振興要素加速聚集,加快構建生物醫藥、裝備制造和現代旅游“2+1”產業格局,奮力開創元氏全域全面高質量發展新局面。
“今年,元氏把‘全域全面高質量建設年’作為工作主基調,聚焦經濟發展、縣城建設、鄉村振興等‘十個高質量’,不斷匯聚加快發展的強大動能,為推動石家莊經濟總量過萬億、實現彎道超車作出元氏貢獻?!痹峡h委書記許盡暉說。
城市發展的動力取決于這座城市的承載能力。隨著以新興產業園區256戶拆遷破題,實施5平方公里的園區土地集中開發,為產業發展騰出2000畝土地空間后,提升城市承載力的大幕拉開。在此基礎上,元氏縣將啟動投資2.14億元的產業振興路和投資1.45億元的旅游振興路建設,力爭今年6月底通車;實施總投資1.5億元的京贊公路至鹿泉碧水街、紅旗大街過水路面改建橋梁等7項重點工程,謀劃山前大道南延至井元公路、107國道繞城改建等工程,全面優化縣域交通路網結構。
交通路網的不斷完善,拉開了城市發展框架,更為產業發展帶來了千載難逢的機遇。立足全域全面高質量發展,元氏縣提出圍繞“六區”建設,今年將啟動龍河新區特色商街建設,加快推進紅星美凱龍、河北賓館二期等項目實施;謀劃實施航天環保產業轉化基地項目,建設航天航空種子展示館、種植園,打造特色種植研學基地;加快河北外國語學院二期實施,建設20萬平方米的國際商貿區,打造萬國風情小鎮;實施總投資30億元的化蝶公園、宮囍龍鳳呈祥文化產業園等重點工程,建設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封龍文化產業園;加快實施投資20億元的誠實汽車貿易產業園建設,打造北方最大的汽車貿易中心;瞄準國企、央企及500強企業,加大招商力度,高標準推進萬花山片區托管運營開發……
美好的藍圖已經繪就,目標更是催人奮進。元氏縣從優化營商環境入手,不斷營造產業發展良好生態。在全市率先設立“辦不成事”咨詢窗口,顯著提高審批效率。制定了科學完善的招商考核激勵機制,建立了“人人身上有責任、千斤重擔大家挑”的招商引資責任體系,創新組建了政府招商隊、統戰招商隊、企業家聯合會招商隊三支專業招商隊伍。同時,成立了六個縣級領導項目服務組,全流程幫辦、領辦、代辦,所有項目嚴格實行一個月簽約、三個月組卷、六個月開工的“一三六”工作機制,并且每一個項目都配備了“科級保姆”,成立了工作專班,明確時間表、路線圖,做到一切圍繞項目看落地、看變化、看實績、看成果。
“為了進一步加快項目推進速度,激發每一名干部的干事創業積極性,除了科學完善的工作機制外,我們還積極利用智能化手段推動項目審批服務再提速?!贝蜷_手機里的項目推進App,元氏縣委常委、常務副縣長趙君杰給記者演示著這個軟件里的強大功能,“每一個項目審批推進的全過程,都實現了可視化、可追溯,不僅明確了具體辦結時限,還明晰了部門責任,極大提高了辦事效率?!?/p>
下一步,元氏縣還將繼續強化服務企業“絕不說不”理念,持續深化企業家座談會、企業家熱線、營商環境“110”等營商環境長效機制,以營商環境的全面優化,為建設現代化、國際化美麗省會城市作出更大貢獻。
縣(市、區)委書記訪談
創新突破 激揚奮進 跨越趕超
——訪元氏縣委書記許盡暉
“2022年是全市經濟總量過萬億、實現彎道超車的支撐之年、關鍵之年,也是元氏縣‘全域全面高質量建設年’,我們將堅持創新突破、激揚奮進,在各項工作中爭第一、創唯一?!?月24日,元氏縣委書記許盡暉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。
在產業升級上實現新突破。推動精細化工向生物醫藥轉型、裝備制造向智能制造轉型,支持龍頭企業擴大產能、多元發展、上市融資,到2025年,誠信公司產值超500億元,新宇宙公司產值超50億元,坤天科技市值超千億。緊盯先進技術,洽談引進了年產值30億元的常達納米碳管新材料項目,正在洽談年產值25億元的優峰生物疫苗項目。
在項目建設上跑出加速度。開展全民招商,正科以上干部人人有任務,把招商引資納入年終考核。開展專業招商,組建政府招商隊、統戰招商隊、企業家聯合會招商隊等三支專業招商隊伍。成立六個縣領導項目服務組,實行“一三六”工作機制:一個月簽約、三個月組卷、六個月開工。
在園區建設上構筑強支撐。實施“筑巢引鳳”工程,一方面,夯實硬環境,落實“插花式開發為集中開發讓路”要求,實施新興產業園區256戶拆遷,釋放土地2000畝;投資1.29億元實施九大工程,全面實現“九通一平”。另一方面,優化軟環境,打造低成本園區,出臺土地價格與畝均稅收、投資強度聯動辦法,在降低企業用水用能成本上創新突破。在引進新材料國家級實驗室基礎上,引進生物醫藥國家級實驗室。
在優化營商環境上實現再升級。持續深化企業家座談會、企業家熱線、營商環境“110”等長效機制。開發項目推進App,項目全流程可視化、可追溯,明晰責任,提高效率。實行營商環境后評估機制,企業審批手續完成后、項目結束后,縣紀委對營商環境開展后評估。
編輯:齊永濤